治理动态

治理动态

当前位置: 首 页 > 治理动态 > 正文

肖金明:坚持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作者: 发布时间:2023-10-16 浏览次数:

党的二十大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等方面作出重大决策部署。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为新征程上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正确指引。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教育更为根本更为基础更具战略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应当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党的二十大作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然要求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的决策部署,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体系,推进高等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法治工作,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

一是加强党全面领导教育强国建设的制度和法治保障。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践行人民教育理念,以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引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教育制度,推进教育领域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不断提高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水平,深入推进教育领域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促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相结合,为教育强国建设的政治保证提供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是完善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制度规范体系。坚持面向不断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教育权益的制度需求,坚持面向在新征程上实施教育、科技、人才战略的制度需要,加快推动制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教育制度规范体系建设。突出教育政策对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引领和规范教育立规立法的现实意义,提高教育政策和立法的质量,完善教育政策体系,以教育政策公平性促进教育公平,通过立改废释纂进一步完善教育法律规范体系,以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以及教师法修订、学前教育法、学位法等草案为基础,推进教育法律体系化建设,加快教育法典化进程。加强教育党规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党内法规对教育领域科学民主决策、对立法执法贯彻教育政策的规范和保障作用。

三是深入推进教育领域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教育行政工作法治化。教育行政部门、政府有关部门依法行政,是实现依法治教的关键。推进教育行政工作法治化,是新征程上扎实推进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教育行政工作,必须明确政府教育职能权责,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进一步精确各级政府发展素质教育和促进教育公平、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强化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普惠发展以及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发展等方面的权责清单,持续加大教育投入,规范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教育依法行政工作,依法履行教育监管责任,充分尊重和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为规范教育秩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四是加快建设法治学校,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学校是办学主体,是教育强国建设的主要力量。依法依规支持和保障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遵循法治社会建设思路,加快推进法治学校建设,以法治思维引领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学校制度体系构建,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依法依规调整和规范学校党政关系,将学校党政权力纳入党规国法校规同构的制度体系,充分尊重、维护师生主体地位和教育教学权益,切实维护、保障学校民主治理和学术自由,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章入规,坚持依法治教和以德治教相结合,加强学校师德师风、科技伦理、思想道德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为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强国建设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

(作者: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威海校区副校长 肖金明)

原文刊发于《民主与法制》周刊2023年第38期

文章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VUFfwHcY-NweY67Ch2FwEA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山大南路27号     邮编:250100

    联系电话:0531-88361958           邮箱:sdu_gzy@163.com

版权所有 山东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