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下午,第七期泺源智库讲坛在中心校区文史楼南楼举办。《中国社会科学报》山东记者站站长张清俐、《大众日报》理论评论部主任、主任记者任宇波受邀作报告。山东大学原校长、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樊丽明参加讲座,副院长王佃利主持活动。

张清俐以“《中国社会科学报》为学界构建理论学术传播平台”为题,详细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旗下的学术出版物、《中国社会科学报》的发展概况、核心刊物栏目和投稿指南,并结合《中国社会科学报》的三大定位,从学术成果的理论性、前沿性,“短实新”的文风等角度和与会专家进行了交流。

任宇波以“党报理论宣传阐释的特点与要求”为题作报告,从当前党报理论版设置情况、党报理论宣传阐释特点、党报理论宣传的主攻方向、理论宣传文章需要避免的问题等内容开展报告,指出党报理论文章需要紧扣政治导向、学术创新、问题意识、把控时效四个核心,并介绍了部分文章内容和新媒体的转化情况。


在与谈环节,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教授、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郝书翠和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黄春蕾参与讨论,她们结合自身写作与发表经验,分享了理论文章写作的方法,指出报纸理论文章与学术期刊论文写作的不同,强调在理论文章撰写中要在坚守意识形态底线的同时,以创新话语回应时代命题。

樊丽明对参与此次交流分享的主讲人、专家学者表示感谢,并提出五点体会与要求:一是结合“三圈层”教育理论,指出咨政启民是高校社会教育功能的体现,也是职责所在,意义重大;二是高校研究者要锤炼顶天立地做学问的本领,立足国家战略,同时要注重研究成果的社会普及工作,要将理论研究转化为大家认识的武器,行动的指南;三是报刊理论文章撰写应具备选择问题的敏锐性;四是要厚植关怀社会的情怀,超越指挥棒,做正确的事;五是积极推动形成多元化的学术评价原则。

山东大学一校三地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以及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此次讲坛。
“泺源智库讲坛”是国家治理研究院的重点品牌活动,旨在提升研究院咨政启民能力,推动高质量智库成果产出,目前已成功举办7期。
图文|王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