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由山东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主办,山东大学社会治理研究基地、山东大学城市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承办的“公共服务与城市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期刊界的主编编辑们齐聚一堂,聚焦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使命,探讨公共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核心议题。
山东大学副校长、青岛校区校长,国家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曹现强,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马奔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山东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佃利主持论坛开幕式及主旨演讲环节。
第一场主旨演讲中,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何艳玲教授作了题为“人民理论作为公共服务供给的基础”的报告,深入阐释了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关键问题,强调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特定性,倡导重视城市治理过程中的人民理论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米加宁教授作了题为“大模型驱动的知识生产方式的革命”的报告,指出ChatGPT背后强大的推理和计算能力来自于大模型、大算力和大语料三个关键要素,强调要适应大算力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呼吁注意培养想象力、把控力和洞察力。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王欢明教授作了题为“数字化公共服务:概念、特征、过程与价值”的报告,认为数字化直接改变了传统公共服务供给的方式和供给效率,探讨了数字化公共服务价值创造与价值共损问题。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院长谢新水教授作了题为“人机协同决策与政策效能提升:以X市‘政策精算师’赋能财政补贴直达快享为例”的报告,基于政策全周期分析“政策精算师”的应用,指出政策精算师应用要避免数智偏误、数智鸿沟、数智悬浮及精准风险,推动“人类智能+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人机协同公共决策。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刚教授作了题为“城市高质量发展中的韧性重塑”的报告,提出单纯以“风险”视角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城市安全具有内在不足,需要从“韧性”的角度去审视和推进城市安全,强调应当对城市高质量发展中的韧性建设进行辩证思考。
第二场主旨演讲中,华东政法大学姚尚建教授作了题为“区域‘发展权转移’的机制修正——从资源竞争到数字协同”的报告,提出发展权的转移来自资源地与生产地的地位不平等,认为“数据+算法”的经济形态改变了农业社会以来的权利从属性,纠正了发展权的转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庞明礼教授作了题为“地方政府对安全生产的注意力分配规律及其调适”的报告,明确了地方安全生产注意力变动的内在逻辑,提出在安全生产议题领域要发挥知识的关键性作用,并建立动态更新的认定管理系统。浙江大学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吴金群教授作了题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善治逻辑——基于浙江龙港的案例研究”的报告,分析了龙港“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的多重逻辑,指出善治逻辑对破解城管困境、推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山东大学公共管理系主任楼苏萍副教授作了题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指标机制及其限度”的报告,对由注意力、压力、资源组成的指标治理机制进行了具体阐释,指出指标治理在推动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过程中,扮演着质量控制机制与责任机制的角色。
平行分论坛一:“公共服务发展与共同富裕”
平行分论坛一:“公共服务发展与共同富裕”的上半场由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陈静担任主持人,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王刚教授、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李辉教授担任点评人。下半场由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杨志担任主持人,《行政论坛》于丽春编辑、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李延伟教授担任点评人。
在上半场的交流中,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讲师凌争作了题为“技术嵌入、制度供给与信息转化:公共服务市场化何以成功?”的报告;河北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律学院副教授陈晓春作了题为“国内公共服务领域学术研究热点与演进趋势—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的交流;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康健作了题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基于全国2013-2020年275个地级市的实证研究”的报告;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宋林霖作了题为“政务服务基本问题论析”的报告;青岛市委党校郝静老师作了题为“国家基层权力渗透力与再造空间的关系研究—以广州市两个城中村为例”的交流。
在下半场的交流中,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杜方叶作了题为“医疗保健服务的空间公平:机会利用视角”的交流;同济大学全球城市与治理合作中心副主任、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葛天任作了题为“面向青年幸福感的公共服务可达性及交通服务提升研究”的交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邵任薇作了题为“共同富裕背景下社会治理水平与居民幸福感—基于CSS2021数据的实证研究”的交流;青岛大学城乡公共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杨秀勇作了题为“数字经济如何赋能共同富裕?—基于国家共同富裕示范区典型案例的实证分析”的交流。
与会专家对学者们研究议题的广泛性、研究功底的扎实性表示认同,对每一篇论文进行了针对性点评,并就相关研究提出优化建议。
平行分论坛二:“公共服务均衡性与可及性”
平行分论坛二:“公共服务均衡性与可及性”的上半场由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陈仁兴副研究员担任主持人,浙江大学吴金群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庞明礼教授担任点评人。下半场由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黄晴副教授担任主持人,首都师范大学谢新水教授、《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李春明编辑担任点评人。
在上半场交流中,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史军作了题为“上门以止下沉:危机情境中公共服务供需适配逻辑研究”的汇报。山东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秀义作了题为“行政吸纳社会视角下村庄组织重构与农民主体性作用发挥”的汇报。青岛大学公共管理系主任高红教授作为题为“乡村公共服务协同治理‘转译’:实践逻辑、影响因素及实现进路——基于农业农村部评选的16个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的交流。山东省委党校于棋老师作了题为“‘让小球自转起来’:基层公共服务自我供给中的势能下沉与关系重塑研究”的汇报。
在下半场交流中,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助理教授张志原作了题为“城市社区治理与政策遵从:来自列举实验的证据”的报告。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高红作了题为“基础教育服务提供中的政府与直属社团:以教育部为例”的汇报。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代佳欣作了题为“中央推进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公平可及的政策体系、目标维度与工具选择”的交流。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刘洋作了题为“‘模糊—冲突’理论视野下政策执行中的执行模式变迁及其逻辑——以X市学生减负政策的执行为例”的汇报。
与会专家对几位嘉宾的交流汇报进行了点评与回应,对学者们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表示肯定,并就后续研究提出相应建议。
会议闭幕式由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孙宗锋教授担任主持人,青岛大学助理教授杨秀勇、山东省党校讲师于棋就分论坛开展情况进行汇报并发表参会感悟,山东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佃利作总结发言并致谢。